
出口转内销,是我们出国旅游的时候经常用到的梗,辛辛苦苦从国外背回来一大堆东西,结果一看都是Made in China。
回头想想,这样段子也算是甜蜜的烦恼,是中国制造在全球统治力的象征,也是美国最不希望看到的,所以发起这场关税战第一打击目标,就是中国数量庞大的外贸企业。
面对这样的局面,我们要如何应对?其中最有效的手段之一,就是字面意义上的“出口转内销”,用国内市场来消化因关税滞销的外贸商品。
有人会觉得,内外贸转换有何难?直接把出口商品拿到国内销售就行了。但事实并非如此。外贸和内销,完全是两个不同的体系。从目标客群到产品设计、再到认证标准、品牌建设、销售渠道等等要素都不一样。其中有着非常复杂的商业逻辑,一般的中小企业根本无法克服。
幸运的是,中国的制度优越性在这一关键时刻发挥了作用。昨天,上海市商务委举办了“上海市电商助力外贸拓内销对接会”,力推“内外贸一体化”,其核心逻辑是,利用中国强大的体系优势和动员能力,让企业迅速拥有将外贸转化为内销的能力,以“开挂”般的速度打开国内市场,从而度过难关。
不仅在上海,类似的招商、推荐活动正在全国举行。电商平台、商超网络为外贸企业入驻打开绿色通道;各类专项补贴、减免政策纷纷出台;工商质检部门一路绿灯解决标签认证难题。总而言之,动员一切力量,千方百计、想方设法托举外贸企业实现平稳转型。
中国外贸商品,以价廉物美闻名全球,如今“好物”回家,我们当然举双手欢迎。估计就是在这几天,大家可以留意线下商超和线上平台,会有越来越多的外销专柜、专区出现,到时候别犹豫,买买买,消费者的鼎力支持,才是整个计划中最重要的一环。因为,这不仅事关千万人的饭碗,更是给关税战发起者一记响亮的耳光。